用 What-Why-How 读《学习之道》

我读了一本假的《学习之道》

最开始看 Lachel 说要来拆《学习之道》这本书的时候,我心想这本书我读过了,好像没那么好呀。而且最近时间比较少,小姐姐我不一定记得住每天都看书。
直到发现,Lachel 说的《学习之道》跟我看的那本,不是同一本……

再一查豆瓣,我终于领悟到,原来我读了一本假的《学习之道》,因为我读的这本,作者叫乔希·维茨金 (Josh Waitzkin)
[]

  • 左边是 Lachel 推荐读的,作者芭芭拉·奥克利(Barbara Oakley)豆瓣链接
  • 右边是我先前读的,作者乔希·维茨金 (Josh Waitzkin) 豆瓣链接

宝宝好气哦 (╯‵□′)╯︵┴─┴

然后就报了这个拆书活动,决心要拆了它!

所得:What-Why-How

我之前最喜欢伊卡洛斯那种做笔记的方式,精炼书的精华内容,很少自己的观点。所以我都是用 wiki 的形式,将书的内容用我的想法归纳出来。
这是第一次尝试用每天的心得笔记汇总成文。
发现也还不赖嘛~

另外,Lachel 在今天的 live 里说到了 What-Why-How 的思维方式,他这样说的:

这节 Live 其实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建立起一种结构性的思维。拿到一个问题之后,该怎么样?首先定义,然后分析,最后寻找解法。如何定义?首先进行描述,然后列举逻辑关系,找到核心问题,最后写清楚约束条件和问题范围……诸如此类。重要的是这样的思维过程。
然后,再在一次又一次的实战操练中,不断去把这样的思维内化,把它变成自己的本能。
来自 2017-05-27 20:30 Lachel 知乎live:如何提高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我觉得这也是 L 君 在小密圈里做这个活动的目的之一。

我在用这种思路做笔记的时候,也确实发现联想的东西更多了,比我单纯记录 wiki 需要运用和回想的知识点多很多。

这些天的读书笔记如下汇总到下面啦,好多字,哈哈~


Page:01-10

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我发现身边的高人,他们有两项高于常人的本领:一是洞察问题的本领,二是解决问题的本领。对于大多数人,很努力,却得不到希望的结果;很多事,有态度,却茫然于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上面这段话有点不通顺,我的理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味努力、再有态度,方法不对都是白搭。或者说,你根本就没找到问题背后的问题,这样怎么可能解决问题呢?即便解决问题,也是治标不治本。

How(我可以怎么使用它)
《Question behind question》这本书说的很好了,很多事情之所以会发生,往往有更深的诱因或背景,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我发现自己一直在努力,都已经很累了,事情却没有很大的进展时;当我一心想要解决问题,可总也觉得使不上劲的时候,我都要小心了。重新想一想,我是否真的洞察了这个问题?

“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
“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多半是学习不得法,行动不得要领。《学习之道》这本书,能让你对学习的理解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Page:11-17

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我的实验室就大学生的学习进行了调查。最普遍的学习策略就是重复阅读, 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书本和笔记。
被动的重复阅读并非出于愚笨或懒惰,而是因为我们陷入了认知错觉。当我们一遍遍地阅读材料时,它们就会在大脑里越发熟悉、连贯,大脑处理这些信息会变得更轻松。这种轻松误导我们相信自己已经掌握了知识,事实却远非如此。

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其实我一直认为反复看书和笔记是很有用的做法呢。不过作者理解的掌握跟我理解的掌握不太一样。反复看书和笔记,起到的作用如上述,让这些信息在大脑里越发熟悉、连贯。假如现在要求你背诵出来,那这种方法毫无疑问是最佳的;假如是一种实操性的知识,广看书和做笔记,就不够了。我认为书里面说的掌握,指的是这类知识。
另外,四六级为什么反复刷题会很有效果?因为它的变化不多,很多考点都是以往的题,稍微变了样子而已。做得多、看得多的人,脑子里也对它们很熟悉。

How(我可以怎么使用它)
如果是机械的、只需要记忆的知识,那就看书看笔记嘛,这不低效;如果是需要灵活变通的知识,反复看书和笔记就不够效率了。这时候得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你到底掌握了没有。


Page:18-57

1.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用一两分钟预先翻阅,再开始深度阅读,会对思维的组织产生很大帮助。
专注模式(focus mode):一台排布紧凑的弹球机,把精神集中于已在脑中形成紧密关联的事物上,此时思维是集中而狭隘的。
发散模式(diffuse mode):一台间距松散的弹球机,让你离解决办法更进一步。

2.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就像是固体和气体中的分子,固体的分子是规律紧密排列的,而气体中的分子随意播散。假设你已知想要的 x 的编号,固体中分子最快找到(专注:已知中检索),假设不清楚,纯粹碰运气的话,气体分子有可能最快找到。
另外,如果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在已知的问题,而是需要相关联的其他东西,只有联想,才能找到解决办法。

3.How(我可以怎么使用它)

已知的东西多,我知道我要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都是我已知的,只要给我时间,我就能解决。这时候切换成专注模式。
未知的东西多,我知道这个问题现在还搞不定,我需要新方法新信息,这时候切换成发散模式。
如果我想要突破定式,采用新方法,突破旧的,我也需要切换到发散模式。


Page:58-80

1.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放慢脚步,也许你会得到惊喜:细嚼慢咽反而让你比那些脑子快的同学学习得更深入。帮我武装起大脑的最重要窍门之一,就是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

2.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就好像「盲目」追求读书数量的人,和放慢速度,精读几本好书的人。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胖子都是长期的 摄入>消耗 发展而来的。也好比一个人吃到第六个包子觉得饱了,就说能不能直接吃第六个包子,前五个包子都不用吃行不行。这显然不行。
没有先前的积累,怎么能有后来的光芒万丈呢?

3.How(我可以怎么使用它)

遇到好书,读慢点,有什么思考都写下来。一遍不够再来一遍。不要急于求成,有些事情慢下来,才能看清它的内核。
不要追求几百篇的粗糙的读书笔记,而要追求一本好书产出多篇心得体会,甚至一个章节就不同角度写多篇文章出来。
这才是磨砺自己的方法!自我提升的领域里,急不得。


Page:81-90

1.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要解出难题或是学会新概念,至少要有一个你在无意识思考的时间段。而正是在这些你并非直接关注的时间间隔里,发散模式得以踱开到一边,用新角度看问题。在此之后,当注意力重新转回到问题上时,你就可以将发散模式传达的新想法和新模型整合起来了。

2.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我的理解就是,要学会为自己留白。持续的发力并不会让效能有所提高,要学会控制节奏,工作和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满,留出让创意迸发的时间。
其实 Google 就是利用这一点,产生了许多意料之外的作品,例如著名的 Google Ads,就是留白时间研发出来的。

3.How(我可以怎么使用它)

以前工作还是 996 的时候,我几乎没有多少自己的时间,即便如此,我也会有意让自己得到属于我的时间:提早 1 小时来到公司,既躲过了拥挤的通勤时间,通勤路上我能较为舒适地坐着,来到公司无人打扰,快速给自己今日安排任务,并且标记重点。虽然整体工作时长被拉长,但做的事情多多了。

现在工作时间是 10:30-18:30,多了许多属于我的时间,我的下班时间分区,一部分用来参加 GitChat、与人交流;一部分用来集中精力写博客、总结;一部分用来学习新技能。

感觉很好:)


Page:91-104

1.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经验丰富的学习者会说,让精力充沛的大脑阅读一小时,强过疲劳的大脑读上三个小时。缺觉的大脑根本无法保证在正常思考活动中一如既往地进行思维联结。

2.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睡觉的时候,大脑会回顾需要掌握的知识难点,自动加深这些神经模型;睡眠状态下,脑细胞收缩导致细胞间隙变大,当脑脊液流过时就能清除其中的毒素。
睡眠状态下的部分清理工作,就是清除琐碎的记忆,并增强重要的部分。

“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句话用在这里好像不太妥当,但是我联想到了它,可能是因为它不懂得放松自己,不懂张弛之道,所以结果并不好。

要懂得张弛有度。

3.How(我可以怎么使用它)

① 自己读书的时候
有的书信息量太大,或者因为太深刻,看它的时候压力还蛮大的,脑子里一直在思考东西,其实会容易感到困倦。以前我觉得再坚持坚持,现在知道适当的休息能促进我去理解它。

② 临考突击
低效,也不可取。重在平时的积累。

③ “阅读马拉松”活动
连续阅读 6 小时,我就不去凑热闹了~其实它并不是学习,只是一个活动。


Page:105-114

1.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专注模式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让注意力把大脑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有趣的是,注意力触手会在紧张状态下失去部分连接能力。这就是当你愤怒、紧张或害怕时,总觉得脑袋有点不够用的原因。

2.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我们说觉得自己脑袋「宕机」了,就是说这个状态吧。
还有例如大马路上被迎面而来的车灯照亮自己的眼睛,车就快要撞到自己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愣在那里。
这也是因为非常害怕,注意力触手此时非常紧张,失去了部分连接。同时因为血液循环没有及时跟上来,导致反应变慢。
看上去就像是愣住了一样。

3.How(我可以怎么使用它)

① 不要嘲笑电视剧里的“愣住”的情况
我以前觉得那些人好傻,就站在那里等着汽车撞?为什么不能及时躲开呢?现在知道这是自然反应。

② 继续看下去,看能否通过一些方法,改善这种“失去部分连接能力”,让注意力触手更结实一些?


Page:115-119

1.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组块(chunks)是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这就像电脑中繁杂的文件放在一起,保存成.zip.格式的压缩包。不管是名词缩写、想法,还是概念,都依赖于复杂的神经活动,将我们简化而抽象的思维组块捆绑在了一起。可以说,思维组块是绝大多数科学、文学和艺术知识的构成基础。

基底节中的神经元,能发出信号将个体元素串联在一个行为序列中,这就是搭建组块的关键。

2.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以前看过一些教导如何记忆的书,都有提到过 信息分组、赋予意义来记忆的法子,原理是说 大脑能记住 7±2 的信息块。
例如单词 popular,可以拆成 po-pu-lar,用音节记忆,而不是拆成 p-o-p-u-l-a-r 七个字母去记忆。所以说很多单词,只要你能念得准,就差不多能写出来了。

再比如,一些杂乱无章的数字,如何记住?我想起小学课外读物里,有教过祖冲之的圆周率,小数点后面还有超多小数,它是用谐音编的口诀记忆的,我觉得好玩就记住了。结果在初一数学课的时候大出风头(老师和同学们压根没想到,会有同学能记住那么多位小数吧…)

π≈3.1415926535897932384626
书上口诀是这样的:山顶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就杀尔,杀不死,乐而乐。
我当时读了一遍,想,这什么乱七八糟的- - 然而马上就记住了
当然,我现在背的并不是这个谐音口诀,而是正经的数字读音哦~

3.How(我可以怎么使用它)

① 多留意信息之间的意义关联
关联得越多,越容易联想起来(因为到处都有,眼熟)
单独的信息很容易就掉队了,只有在一个个小团体中,才容易留存下来。小团体“出兵”次数越多,越精炼,调用的时候速度越快。

② 科学、文学、艺术知识也许都有用到某些共通的思维组块
不,应该说是一定有。日后多注意积累这类信息,它们应该能算作是“元知识”吧?妙不可言的知识~ 帮助我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Page:120-130

1.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进行组块的第一步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第二步是理解;第三步是获取背景信息。
仅看一眼问题答案,就以为自己会了,这就是学习中一种最普遍的能力错觉。

2.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理解力就像强力胶,能把基础的记忆痕迹黏合在一起。它铺展出各种各样的痕迹路径,将记忆痕迹联结起来。但是,仅仅理解某问题的解决方法,不足以创造日后能随时回想的组块。

获取背景信息的意思是,跳出初始问题,了解这个组块能在何时何地使用。例如理解基础概念,会发现在很多新问题上也能用上,这是知识的迁移。

能力错觉,让你高估自己的能力。

3.How(我可以怎么使用它)

① 从下至上的组块
练习与重复,可以帮助建立和加固每个组块。
提取练习(retrieval practice):合上书本,回想学习材料,尝试理解自己正在回忆的内容。再做点练习。然后再看一遍书,重读概念,再试着回忆一次。

② 从上至下 纵览全局的组块
看到知识在宏观图景中的位置。(Guida etal.2012,sec.3.1)
快速浏览章节,或者去听一场条理清晰的演讲,都能获得宏观图景。它会指引你看到自己构建的组块在宏观图景中的位置。


Page:131-148

Mark 一下在有限时间里,保罗采用的学习技巧

  1. 提前预热:读一读家庭作业和模拟测试/小试题
  2. 在一天内进行第一次复习讲义笔记,并留出提问时间
  3. 重做课堂笔记中的例题,巩固知识组块(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
  4. 完成家庭作业和模拟测试/小试题

并且,不要在同类技巧或概念上投入过多精力,一旦理解了概念“X”,学习重心就应该转移到别的概念上,过几天再来回顾概念“X”。

与其过度学习,不如穿插学习。


Page:149-160

1.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首先要记住,陷入拖延很简单,但获得顽强的意志力可就难得多了。因为后者需要动用大量的神经资源。可以说用意志力来对抗拖延,就像在空中喷洒廉价劣质的空气清新剂一样完全徒劳无功。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不要把意志力浪费在抵抗拖延上。

现实就是,我们拖延的,往往是让我们感到不安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令人痛苦的就是预感本身。当“数学恐惧症”患者真正开始学数学的时候,痛苦就消失了。

对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量。

2.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对一项任务的恐惧会比这项任务本身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能力 。
比如将很多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控制情绪”上,花在“启动项目”上。

很多时候,不是被事情本身击败,而是被自己的恐惧击败。

3.How(我可以怎么使用它)

不要犹犹豫豫的,确定要做一件事情,就开始做吧。
如果是困难的事情,那就拆成一件能开始行动的事,等你开始做了,这件困难的事情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Page:161-188

1.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习惯分为四个部分:信号、反应程序、奖励机制、信念。

习得性勤奋:一个小小的自我称赞,就能启动你大脑的重塑过程。这种重塑有时候被称为习得性勤奋,它能让你曾觉得乏味的工作陡然生色。

巩固信念的方式之一就是发展一个新的朋友圈。要想培养'我能行'的信念,就要多和抱有这种信念的同学相处。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共同建立一种鼓舞人心的氛围,这样就算你在一时的软弱中忘记了想要坚守的价值,朋友间上进的氛围也能够帮你不忘初心。

2.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① 有些观点是相似的,当它们出现第二次的时候,你就会更重视它了。可以参考《习惯的力量》《拖延心理学》《拖拉一点也无妨》,还有《番茄工作法图解》《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暗时间》

② 习得性勤奋,其实也跟先前说的有关联,不断加强这种突触间的联结,让反应程序变快。让你将“美好的”情绪和某一“勤奋的行为”联系起来,或者说,让你觉得这件事“其实挺简单的”的感觉联系起来,降低初始的启动消耗

③ 我认为这里说的“新”不一定是需要真的新朋友,而是说在你尝试新东西、新领域的时候,有朋友理解并支持你,告诉你其实没那么困难,不断给你很多“这件事能成”的正向能量,你就有更多的动力去做了。当然,新的朋友圈,帮助确实很大。他们有不一样的思考方式~

比如我特别想要自己设计博客的模板,还写了一篇博文详细地说明了我想要什么样式,但是我不会 css 和 html,一位小姐姐看过我的文章后,建议我自学 css 和 html,说其实不难。所以我就开始自学了,然后认识了更多的人,也得到了不少帮助:)

3.How(我可以怎么使用它)

① 奖赏可以不用设置地太大,只要一个小小的称赞(多次),就能获得习得性勤奋

② 整理朋友圈,一方面屏蔽“志不同 道不同 还拉着你一起 feel down”的人(朋友圈里的并不都是朋友);一方面,多认识一些独立、有观点的人

③ 其实可以多注意对自己有效、正向的观点,或者一人分饰两角,自己给自己鼓励。道理就是那些,其实也不必非从别人身上汲取能量


Page:189-206

1.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将注意力放在过程而非结果上,可以让你避免对自己做出评价,(我快完成任务了吗?)并让你更放松地沉浸到工作进程中。

一心多用就像不断地揠苗助长。不断地转移注意力,也就意味着你闹钟的新观点、新概念没有机会生根发芽。

每一次微不足道的注意力转移都会消耗能量。虽然每次转移看起来并不碍事,但是次次累积的结果就让你事半功倍。

2.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① 这跟“专注力”的定义有联系:专注力是认知神经科学术语,指专心而持续进行活动,同时忽略外在环境对视觉、听觉及触觉等之干扰的能力。这种能力与记忆力等管控功能息息相关,同样主要由脑额叶的前扣带皮层控制。—— Wikipedia

② 每件事情真正开始做之前,都需要一定的酝酿时间,一方面是理清思绪、重新get重点和接下来要做的事,一方面是消除上一件事的影响。一心多用就是在多件事情中切换,其实其中消耗了很多启动能量

打个比方,踩油门保持高速行驶,每次切换都是降速,得重新增速至最大。这和一直专注地保持高速,在相同时间内,两者的里程会有不小的差距

③ “你会因为一心多用,让思维无法形成充分、丰富的联结,因为大脑中促成联结的部分还没来得及巩固联结,就被拉去做别的事情了。”

3.How(我可以怎么使用它)

① 专注、专注、专注

② 尽量不要同时开始多件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做;情况不允许的话,就将两样不会冲突的事情放在一起做(开车这种熟练了的技能,由于不占用过多心智,所以还好~它就像电脑内存嘛,自己控制好内存消耗百分比)

③ 可以将一些整理思绪的工作统一做完,或者养成一个备注好的习惯,这样即便要切换事情来做,都能有效减少启动这件事所需耗费的心力


Page:207-229

1.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遭遇瓶颈:突然间你的知识结构就要崩塌。在你对理解内容进行重组的时候——为构建更坚固的知识基础,往往会发生这类“知识坍塌”。要记住,掌握新知识是需要时间的,在理解过程中,你会经历一些时期,看似像理解力在发生倒退,而你会因此感到恼火。这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它说明你的大脑正在推敲这些材料。摆脱暂时的困扰期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基础往前迈了一大步。

让一切井然有序:梳理你的学习材料。
手写答案很重要,因为手写的过程可以增强你对材料的记忆。

测试时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时常给自己来场小测验。测试本身就是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它可以改造你已有的知识体系或是为其添砖加瓦,同时可以显著地提高你记住学习材料的能力。通过测试而发生的知识构成上的改善,被称为“测试效应”。

2.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① 知识的坍塌很自然,说明大脑正在推敲这些材料。跟这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茫然是合理的、应该的、正常的,它是清晰的前奏。”

② 梳理材料的过程就是再回顾的过程,之所以手写会增强记忆,是因为这个过程中调用了眼、手、脑,并且写的速度慢,这会让我们的眼睛和大脑更长时间的接触这些信息,增强记忆。

③ 其实测试就是一次反馈,得分高说明你掌握地不错,得分低说明有提高的空间,并且告诉你哪里掌握不足。

3.How(我可以怎么使用它)

① 当感到“知识的坍塌”时,不要焦虑,去散个步或者小憩片刻,放轻松,或者将困扰我的一些点、我在脑中推敲的那些点记录下来。第二天再看看,是否会豁然开朗。

② 我最近在学习 css 和 html,是手写的。已经写了 10+页 的笔记,目前还能想起,我写笔记的场景,以及当时正在做什么题、用到了什么知识点。

③ 得主动的找一些能给我反馈的东西,例如找懂的朋友考核我,例如写出文章来让人看看,例如去找些有答案的习题…途径有很多。


Page:230-245

1.What(我读到一个什么知识点)

培养灵活专业的思维,关键在于构建属于你的思维方案库。这是一个你能快速读取的数据库,在紧要关头总能派上用场。这个做法不仅可以用于解决数学和科学问题,它还适用于生活的许多方面。比如,这就是为什么要去观察紧急出口相对飞机座椅或宾馆房间的位置,这样做总是上策。

搭建一个含有概念和解题方案的组块资料库,可以形成解题直觉。当你在搭建组块资料库的时候,要刻意关注那些最棘手的概念和解题环节。

2.Why(这个知识点怎么理解)

① 当我们夸赞别人脑子灵活、反应快的时候,其实可以分成两种状况。一是这个人真的特别机灵,即时反应和处理的速度很快;二是他提前练习过(早就接触过这种状况或情景,早就思考过应对之法)。

② 再举个例子,上学时,学校总会组织消防演习,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们提前熟悉发生火情时的应对方法,当然,有的学校只是装个样子,有的学校则会很严格地教育。

③ 很多道理都是一通百通的,更别说需要用到同一种逻辑的事情了,它们就更雷同啦。当你很熟悉它的逻辑时,无论它披了一件什么外衣,你都能认出来。这就是你的直觉。

3.How(我可以怎么使用它)

① 观察一下别人的即兴反应、即兴回复(GitChat的问答就是个好例子,还有一些现场提问环节),再问问自己会怎样反应,互相比较,找找差距,看有没有可能学习并改进。

② 不痛不痒地走形式,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就好像备考六级的时候,是用真题练习还是随便找的模拟题练习,前者会更有帮助,因为神似~通过它习得的答题思路是适用于考场的。

③ 遇事不要只看表面,多想一想背后的东西,即便想不出来,也能多给我带来一分的思考,水滴石穿,我总会琢磨透彻的。


下一篇待续

:)

@2017-05-27 23:17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